12月19日,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我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同仁堂集团”)近来获得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同仁堂”)60%股份的操控权,并许诺,五年内进一步处理天津同仁堂及其操控的企业与同仁堂及其操控的企业之间单个非首要产品相同的状况,防止同业竞赛。
同仁堂在谈及上述事情影响时表明,公司现在暂无收买天津同仁堂的方案。但亦提及,在时机恰其时,将与北京同仁堂集团洽谈,将天津同仁堂归入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与天津同仁堂的百年品牌胶葛或将告终。
京津同仁堂品牌胶葛由来已久
北京同仁堂与天津同仁堂并无相关,但两者关于字号的胶葛由来已久。
据两家同仁堂的官网和网上揭露材料,北京同仁堂的品牌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天津同仁堂前身起源于清朝时期的张家老药铺。在北京同仁堂展开过程中,曾因资金周转问题,其时的北京同仁堂当家乐平泉不得不对外招股。天津同仁堂创始人、乐家女婿张益堂入股北京同仁堂,开端统领运营、分担制药。之后张益堂从北京同仁堂换回股份,去天津另立门户“京都同仁堂张家老药铺”,除了自己制药,还代销北京同仁堂的成药。尔后还曾运用京同仁堂和记、天津同仁堂制药厂等称号展开药品运营活动。2002年天津同仁堂制药厂改制为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更名为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一向沿用至今。
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同仁堂和天津同仁堂在民国时期就因为品牌问题打过官司。2021年8月6日,在天津同仁堂递送上市招股阐明书不久,北京同仁堂集团又将天津同仁堂作为被告之一,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危害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赛胶葛的诉讼,诉讼请求天津同仁堂中止危害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当即中止运用“同仁堂”字号、改动企业称号,改动后的企业称号中不得含有“同仁堂”或许与“同仁堂”构成近似的字样;一起还要求天津同仁堂中止不正当竞赛行为,补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费用5000万元,并承当本案诉讼费用。
北京同仁堂集团亦在2021年8月13日在官网发表声明称,集团是“同仁堂”字号的仅有合法继承者,是“同仁堂”商标的仅有合法持有人。任何未经许可私行对同仁堂商标字号的运用、仿冒、混杂等行为,均构成侵权和不正当竞赛。天津同仁堂与集团不具有同源联系,不是集团的子企业或分支机构,也不具有任何相相联系。天津同仁堂未经许可私行运用与同仁堂集团“同仁堂”文字和“同仁堂”注册商标高度近似的侵权标识,并经过企业称号文字杰出运用、虚伪宣扬等方法引起混杂,危害了同仁堂集团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权力,并构成不正当竞赛,已向法院提起诉讼。
天津同仁堂曾方案IPO上市,其在招股阐明书(上会稿)中坦言,若法院支撑原告提出的部分或悉数诉讼请求,或许导致公司面对需求改动公司称号、承当必定经济补偿的危险。如果因本次诉讼改动公司称号,或许会对公司未来新事务开辟中的商场形象、名誉形成必定的负面影响。
不过,天津同仁堂2021年8月24日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天津同仁堂的企业称号、字号和商标等均系合法获得,具有悠长的历史渊源。2006年,商务部确定天津同仁堂(注册商标:太阳)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天津同仁堂注册并运用的“太阳”商标于2012年被原国家工商行政办理总局商标局确定为“我国驰名商标”。
京津同仁堂的胶葛,在IPO问询阶段也曾被深交所问及,要求阐明在商务部确定发行人字号为“天津同仁堂”的状况下,发行人以为本身能够运用“天津同仁堂”与“同仁堂”两种标识的原因、权力根据与合理性,以为本身能够运用“同仁堂”字号的法令规矩根据;结合上述诉讼,剖析发行人的潜在败诉危险等。
2023年9月,天津同仁堂请求撤回发行上市请求文件,深交所决议中止对其初次揭露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阅。
同业竞赛问题怎么破?
北京同仁堂集团此番获得天津同仁堂60%的操控权,同仁堂表明,公司现阶段若收买天津同仁堂,呈现投后整合危险,或许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受到冲击、动摇过大,因而现在暂无收买天津同仁堂的方案。而其控股股东北京同仁堂集团根据保护和推进“同仁堂”品牌的保值增值的战略考虑收买天津同仁堂,更有利于保护上市公司整体股东长时间利益最大化。
北京同仁堂与天津同仁堂的品牌胶葛或告终,但京津同仁堂两者间怎么更好地交融,并防止同业竞赛,受到了业界重视。
天津同仁堂招股阐明书显现,天津同仁堂的首要产品为肾炎恢复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在医治泌尿系统、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等相关范畴方面体现杰出,竞赛优势显着。上述产品各期算计收入占总营收比均在86%以上。其他产品包含脑血栓片、养血生发胶囊、冠心苏合胶囊、冠脉通片、精制狗皮膏、丹七片、白癜风胶囊等。2021年、2022年,天津同仁堂营收分别为10.12亿元、10.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2.07亿元。
同仁堂在12月19日的公告中提及了上述状况,称天津同仁堂及其操控的企业与公司出产的首要中成药产品、主营商场存在较显着差异,且首要出售途径亦不相同。因而,天津同仁堂与公司不存在构成严重晦气影响的同业竞赛,但二者存在单个非首要产品相同的状况。
北京同仁堂集团作为同仁堂的控股股东,针对此次买卖触及的处理和防止同业竞赛事宜,向同仁堂出具了许诺函,许诺本次买卖不改动同仁堂的中心事务定位,不影响同仁堂主营事务未来拓宽,北京同仁堂集团亦不会使用控股股东位置采纳危害同仁堂及其股东利益的行为。此外,北京同仁堂集团许诺自本次买卖完成后五年内,在相关法令法规答应的状况下,依照法定程序,经过采纳以下一项或多项办法(包含但不限于股权转让、财物转让、保管相关事务或财物、天津同仁堂或其操控的企业中止相关事务、调整产品结构、建立合资公司等方法),进一步处理天津同仁堂及其操控的企业与同仁堂及其操控的企业之间单个非首要产品相同的状况。
不过,同仁堂也并未抛弃未来收买天津同仁堂的或许。其在公告中表明,将结合公司战略展开规划及天津同仁堂的未来运营展开状况,在时机恰其时,与北京同仁堂集团洽谈将天津同仁堂归入上市公司。到时,公司需依照上市公司以及国有产权办理有关的法令、法规规则,依法进行审计、评价,以公允价格为定价根据,与北京同仁堂集团友爱洽谈一致,并实行必要批阅程序后方可施行。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正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