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今后吃寿司会不会比刺身更贵?
这或许不是一句玩笑话。据新华社报导,日本米价现已接连上涨了15周,不断创出前史新高。比起上一年同期,价格翻倍还有多。
在日本,10斤一袋的大米眼下卖到了218元人民币(4217日元,每袋均价),贵到离谱,还在上涨!
日本米价上涨有什么影响?是什么原因?今日《夜观全国》就来聊一聊。
米价接连15周上涨
日本农林水产省对全国1000多家店肆米价进行调查,发现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17日元,是上一年同期的两倍多。在大阪府和冲绳县一些超市,价格乃至打破6000日元。
回想上一年夏天,受极点高温影响,日本呈现米荒,米价暴升。其时5公斤大米在千叶县卖到2850日元。
但本年还更离谱,米价接连15周创出新高。有媒体追踪调查了一家超市,5公斤装大米本年1月下旬价格约3700日元,3月下旬已涨到近5000日元。即使这样,货架上的大米还被抢购一空。
这是2月14日在日本东京的一家米店拍照的大米。新华社/法新
部分校园削减米饭供给
大米提价了,要么买不到,要么吃不起。不少日本民众不得不挑选其他主食替代大米。有的便利店,开端用意大利面替代盒饭里的米饭。
在许多饭馆,曾经能够免费添饭,现在是每人限供一碗米饭。大阪的部分当地,从下学期开端,把公立校园米饭供给的次数从每周3次削减到2次。这样一来,学生吃面包的天数比吃米饭还多。
米价还带动了其他物价上涨。大米类商品价格环比上涨70.9%,与大米相关的饭团、寿司价格都涨了。本年2月,日本全国顾客物价指数同比上升3.0%。
米价为何居高不下?
日本的米价从上一年就开端涨了。有媒体以为,2024年的高温导致日本大米减产,是米价上涨的一个原因。
日本的稻田 图据央视新闻
第二个原因是政府应对不力。按理说,米不行,政府就该投进储藏粮救急。但日本政府直到本年2月14日,才决定将21万吨储藏粮投入市场。并且实际操作中进度缓慢,到3月底,第一批投进的大约14.2万吨储藏米,进入零售端的只要461吨,占千分之三,能够说是无济于事。
国内没办法,日本去求助韩国。4月8日,韩国农协向日本出口了两吨大米,这是35年来韩国初次向日本出口大米。这批大米现已敏捷卖光,听说还要再追加20吨。韩国大米的零价格是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近期不少日本游客去韩国旅行时,趁便带大米回国。
深层原因是农业方针死板
日本米荒是由于的确不行吃吗?事实上,和日本的农业方针有关。
日本的食物自给率不高,只要38%,可是大米达到了自给率100%!并且,2024年日本大米产量比2023年增加了18万吨。按理说应该局势一片大好。
为啥会米荒呢?由于农协等大型集货商收买削减了23万吨。其他的米流向了奇货可居的投机者。
农协也不是省油的灯,常常乐见米价上涨。二战后,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吃面包增多,大米需求下降,一度导致米价跌落。为了保持米价,在农协等安排的推进下,日本出台了“减反方针”,也便是通过约束水稻播种的面积,保持大米价格,维护农民收入。
2024年7月26日,在日本东京一家连锁超市,一名男人通过摆放大米的货架(手机相片)。新华社记者钟雅摄
要想进口大米更难。在农协推进下,日本终年对进口大米征收778%的超高关税,并且有严厉约束。
农协还很有钱。具有存款量超越100万亿日元,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2021至2023年,农协部属集体向自民党议员供给了1.4亿日元的政治献金。日本政府之所以迟迟不投进储藏粮,也是忧虑会影响米价,引来农协不满。
剖析人士以为,日本每年的大米消耗量700万吨,假如完全铲除“减反方针”,一年能出产约1000万吨大米,充裕300万吨还能用于出口。
这样看来,日本米价暴升,天灾的要素很小,主要是人为原因。我们都知道粮食对国家的重要性,假如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普通老百姓还怎样活?
来历:川观新闻 归纳新华社、央视新闻、光明网等